June 26, 2007

處女之泉 ~Jungfrukällan~

近幾年來,原本就熱愛電影的我,和歐洲與日本電影墜入了情網。年幼時曾排斥法國電影,認為它艱澀難懂,沒有看頭。對於他國與日本的電影作品更是毫無觀念與認知。所接觸的不過是一般好萊塢譁眾取寵的世俗化作品。但隨年紀增長,感謝神,思想、判斷、審美觀與欣賞角度有了極大的轉變,也已能欣賞、體會他國電影。許多出自於歐洲名導與演員,風格迥異的傑作所展現出的美感、真實、精緻、深度與豐富,甚至耐人尋味的內涵,是當今好萊塢電影所缺乏,也無法相比的。瑞典享譽國際的導演英格瑪‧柏格曼(Ingmar Bergman)的佳作<處女之泉>(Jungfrukällan)就是一例。

<處女之泉>攝於1960年,曾榮獲坎城影展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。改編自13世紀時流傳在瑞典古老的傳說。故事發生在14世紀時瑞典一個純樸的農村中一戶基督徒農家,富農德雷(Töre)與妻子梅瑞塔(Märeta)豆蔻年華的獨生女卡琳(Karin),受父母與村民之託,帶著家中養女英格莉(Ingeri)正裝騎馬前往教會奉獻貴重的白蠟燭。貌醜心惡的英格莉平時就嫉妒麗質天生,心地善良又集父母寵愛於一身的姐姐,竟暗地裏向邪靈祈求,希望姐姐遇害。途中,卡琳遇到三位牧羊人,好心地與他們分享隨身攜帶的點心,但牧羊人們見她秀色可餐,心生歹念,便下手輪暴並殺人滅口。英格莉見狀落荒而逃。 痛失愛女又一時被仇恨沖昏理智的德雷,雖未責怪英格莉,但卻憤而殺了牧羊人為女兒報復。深重的罪惡感使他無法自處,帶著梅瑞塔來到卡琳陳屍之處,憂傷痛悔的德雷向神起誓要在這裏建造教會來贖罪。而就在梅瑞塔含淚抱起愛女的遺體時,從遺體躺臥之處竟然源源不絕地湧流出一道清澈純淨的泉水,流滿四處,象徵著卡琳自始至終的純潔與美善的心靈。

這部電影不長,故事也很簡單。但就信仰的角度來看,有幾方面值得深思。
1.由遭暴前卡琳與三個牧羊人的互動與她對妹妹英格莉的照顧可看出,她自幼生長在單純樸實的農家裏,父母質樸實在的性格,細心的照顧與正確的教導造就卡琳純真明朗的性格與心腸。涉世未深又單純,遇上看似和善實乃心懷鬼胎的牧羊人,也不疑有他的與之接觸,卻慘遭毒手。其實,卡琳這般純真的赤子之心,是人皆當有的。在現今處處猜忌、爭競、爾虞我詐的世代,這樣的一顆心更顯難能可貴。耶穌說:「所以,你們若不回轉,變成小孩子的樣式,斷不得進天國。所以,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,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。」馬太福音18:3~4)因此,求主為我們造一顆清潔的心與正直的靈(詩篇51:10),以純真的心待人接物。然而,純真不是天真,保有純真善良固然可嘉,但同時也要有高度的警覺與判斷,因魔鬼有時也裝成光明的天使(哥林多後書11:14)日本古代民間童話中吃人的山妖也常以慈祥老太婆的樣貌出現的。憑著警覺加上觀察與判斷,就能知道何人當敬而交之或敬而遠之,也才能保護自已不受到不必要的騷擾與可怕的傷害。

2.電影一開始,就是卡琳的妹妹英格莉因著對姐姐的嫉恨而呼求邪靈的鏡頭,希望姐姐遇害。但當卡琳真的遇害時,她臉上流露出的反是害怕,後悔,不知所措,手握石頭欲丟砸惡人卻投鼠忌器,卡琳被姦殺後則落荒而逃。這樣的行為讓我想到聖經中所言:「恒心為義的,必得生命。追求邪惡的,必致死亡。」箴言11:19)英格莉自身心態明顯有嚴重的偏差,順從邪靈的結果,反是讓自已陷入更大的不安,惶恐與懼怕。就算達到目的,心中卻滿是空虛,沒有希望。羅馬書13:10有云:「愛是不加害與人。」哥林多前書中最有名的「愛篇」也提到「愛是不嫉妒……不做害羞的事…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。」隨從私慾行惡,換得的只有空虛與痛苦,更是飛蛾撲火,自投魔鬼的網羅,成其籠中鳥,階下囚。但耶穌基督卻賜下祂和平,希望與愛的原則,並以身作則,為人做出最美好的典範。照其話語,與祂同行,才能真正享受喜樂,平安與生命。

3.父親德雷難忍椎心之痛加上血氣衝動,憤而殺了牧羊人為愛女復仇後,為贖罪而向神起誓要在卡琳喪生之處建立教會的心意,在一般人的眼光中或許是條贖罪的正途,但就聖經真理的觀點來看,是絕對行不通的。首先,痛失子女而悲傷,天經地義。但即便如此,也不該讓仇恨牽著鼻子走,更不該因而鑄下無法挽回的大錯。女兒已經不能復生,報復也只是憑添更多死亡,擴大悲劇而已,更不合神的心意。耶穌在上十架前後所受過的種種刑罰,其殘酷恐怖的程度遠超乎任何人能想像,祂如羊被牽到宰殺之地般(以賽亞書53:7),不但任人宰割,還為虐已之人禱告,求神赦免,毫無復仇之意。若要復仇,祂有比誰都充分的理由;若要反擊,祂比誰都有反擊的能力,但祂選擇饒恕,求神赦免迫害祂的人。因祂在他們身上看到的,不是可憎,而是迷失。這三名牧羊人亦然,或許德雷在行兇時覺得他們死有餘辜,以命抵命何錯之有?但目的達到後,激情散去,理智恢復,所殘餘的不過是空虛,茫然,呆然,黑暗與罪惡感。

至於建立教會藉以贖罪,這樣的心雖然可嘉,但不是得到赦免與救贖的管道。聖經中以弗所書2:8~9有云:「你們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著信。這並不是出於自己,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,免得有人自誇。」人靠著行為不可能得救,因罪的工價乃是死(羅馬書6:23),唯有向神認自己的罪,信實公義的神,必要赦免我們的罪,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。(約翰一書1:9)耶穌在十架上所流的寶血,才能使過犯得蒙救贖。(以弗所書1:7)而就另一角度來說,德雷的心靈是憂傷痛悔的,這是神所要的祭,這樣的心祂絕不輕看(詩篇51:17)。只要德雷向神悔改認罪,並饒恕牧羊人,即使沒有建造教會,過罪一樣得蒙主寶血塗抹與赦免,久違的喜樂與平安也會再度回來。

<處女之泉>整部電影豐富的內涵著實感人。全片最精華,也最令人動容之處,即是當梅瑞塔抱起卡琳的遺體時,泉水湧流而出的畫面。其含義想必也就如同前段所提及的,不但象徵著卡琳自始至終的純潔與美善的心靈,同時也提醒人們保守已心,勝過保守一切,因一生的果效,是由心發出。(箴言4:23)啊!一顆純潔的心所流露出的愛與芳馨,對人是多麼有影響力的祝福!求主幫助我們,恒心為義,遠離彎曲的心、人與事,與祂同行,使我們的心靈時時在祂裏面得到更新,永保清潔與正直。感謝主!

No comments:

Je suis...

My photo
基督徒。12歲時讀了安徒生的傳記後取他的first name "Hans"做英文名字,信主成為基督徒(Christian)後有朋友以安徒生的本名Hans Christian Andersen稱呼我。我的法文名字叫François,"自由"之意, 取自法國名導演楚浮(François Truffaut)。 畢業於文藻外語學院。目前從事GoodTV的影視翻譯工作。在學期間主修中英筆譯與口譯(逐步口譯與同步口譯),同時學習韓文,義大利文與葡萄牙文。除目前會中文,台語,英文,日文與法文外,很有野心想精通所學的這幾種語言。有更大的野心要學/精通德文,西班牙文,荷蘭文,甚至更多。願以神這般的恩賜服事祂,因若沒有祂,我就算不得什麼。感謝主!有祂的人生真的太棒了!我英文名字"Hans"的意思就是"神是滿有恩典的"。因此信主至今我對生命最大的體會就是La Vie est Belle - 生命是美麗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