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ctober 25, 2009

酒鄉人 ~Le Bordelais~ 7

一晃眼到波爾多已一個月,一切都已上軌道,開學也已兩週。不像一般國、高中和大學部,碩士班開學時間特別晚。

(歡迎光臨波爾多第三大學)

(校內教學&辦公樓)


(引至圖書館的羊腸小徑)

(綜合圖書館。藏書豐富,分門別類,滿足各系學生的求知欲)

(法律與經齊學館)

10/5起整整一週,各系於不同時段舉行新生說明會,同時選課。10/12日才正式上課。我的語言學系上學生不多,與「語言學&資訊」(Linguistique & Informatique)系及「英語系國家研究」系(Pays Anglophone)有幾門共同必修課,故常合班上課。我只有七門課,包括句法(Syntaxe & Sementique)、詞法(Morphologie)、手勢研究(Etudie de Gestes)、語法分析(Analyse du Discours)、社會語言學(Sociolinguistques)、文學與宗教(Litterature et Religions)和藝術史(HIstoires des Arts)。

句法指導老師穆洛德(Claude Muller)
看來有老學究之風。

詞法指導老師白紀爾(Gilles Boyé)論身材、外表…簡直酷似一尊彌勒佛!笑起來更像!十足的急驚風,說話像連珠炮,即使全然專心也容易分心。不過教學認真,風趣健談,是絕頂的好老師。

手勢研究指導老師蔣赫明(Jean-Remy Lapaire)
平易近人,一口典雅動聽的英國腔英文。因著他我首次接觸手勢研究,一上就上出興趣。

語法分析指導老師白瓊恩(Joan Busquets)
我目前接觸唯一非法籍的老師。道道地地的西班牙紳士,來自西班牙第一大省加泰隆尼亞(Catalonia)之第一大城巴塞隆納(Barcelona)。滿口流利的西班牙文、加泰隆尼亞文、法文與英文。溫柔緬腆,教起課來不溫不火,易學易懂。其名Joan是加泰隆尼亞文中男性名字,與英文的Joan無關。

除這七門課,校方設有語言社團,提供20多種語言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(包括中文喔!)。我選擇義大利文,一週上課兩次。都安排在傍晚6:00~7:30,是唯一美中不足之處。但這也才不會與大多學生課表衝突。語言社團課程完全免費,但若選擇一種以上,就會計室繳費去。
(與第三大學比鄰而居的孟德斯鴆大學,即波爾多第四大學)

(波四大學生餐廳,但憑學生證,任何學生都可入內用餐。)

(今日特餐:焗烤花菜、魚串、棍子麵包)

(波三大廁所隔間門上與衛生紙盒上滿是雜七亂八的塗鴉。哪個缺德鬼的傑作!)


(連圖書館的電梯也有!)(有位大陸同學看了笑說…這就是傳說中浪漫的法國嗎?)…(不過也不能以偏蓋全啦!)

這兩週,我一直將所見所聞以文藻做比較。在文藻,師生間彼此以英文名字互稱,師生間互動熱絡,公私分明。課堂上大伙兒尊重老師,出了校門甚或平時,師生就像朋友般,會全班定期聚餐,相約星巴克聊天,逛百貨公司等。我自己班上的女同學就與導師魏蘇菲情同姐妹。然而,法國大學院校內,師生間距離相當明顯,隔閡之大,連某些老師自己也看不過去。男性師生互稱「Monsieur」(原意「先生」,視對象而已在此可譯為「老師」或「同學」。法國大學中的男性教職員,不論教授、副教授、校長、講師等,都稱Monsieur,從不稱Dr., Prof.等),已婚女老師一律稱「Madame」(原意「夫人」,此指老師);未婚女性師生則互稱「Mademoiselle」(原意「小姐」,此指老師)。老師通常備課、上課、做研究、指導學生,分內的事完成了拍拍屁股走人。上課不用教科書,偶發講義,多為學生自抓重點猛抄筆記,以訓練學生獨立思考。課堂上常是老師口若懸河地,兩片嘴皮子啪答啪答打到下課,除非學生有問題舉手發問,否則師生頗無互動。許多老師教學認真不容否認,盡責地授業、解惑,但不太「傳道」。當然,對我這尊師重道的中國人而言,感覺有些惋惜。國中時的陳武吉老師、董香欗老師
陳其美老師、黃佳城老師、張威莉老師;五專時期的胡琇瓔老師
文藻時期的「黑頭狼」郎樸老師、張乃玉老師、莎賓娜、何喬治與Frans等,都是我聯繫至今,見證我成長,我敬重有加的老師。

當然,並非每位法國老師都如上述。手勢研究指導老師蔣赫明與語法分析指導老師白瓊恩就例外。蔣赫明老師甚至主動邀我與另一同學改天共進晚餐,更認識彼此;白瓊恩老師則提供我課堂報告的好點子,且文藻的老師般,要求學生叫他本名即可,不必Monsieur個沒完。彼此間的尊重才是重點。感謝神賜下這兩位好老師!

值得一提的是,一學年中有許多假期。且因法國為天主教國家之故,許多假日都與天主教有關。以下是各假期時間表:

1/1 元旦
4月底至5月初 春假(各校日期不定)
5/1 勞動節
5/8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紀念日
6月底9月底 暑假(多數碩士班十月中才開學 )
7/14 法國國慶日(即巴士底日)
8/15 聖母升天日
11/1 諸聖瞻禮節
11/11 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紀念日
12/25 聖誕節(自接近12/20起寒假兩週)
另有復活節(春季第一個滿月後的週日)、耶穌升天日(復活節後40天)、聖靈降臨節(復活節後第七個週日)等三個日期不定的節日。

除良師外,我還認識來自世界各國的同學,交到不少朋友,包括不少來自大陸的學生。如我來自湖北省的同班同學陳勛
同上手勢研究課,來自孟加拉(Bangladesh)的同學阿夏夫(Ashraf)
他的法文還不太溜,但英文頂呱呱,我們用英文溝通無礙。他還教了我些簡單的孟加拉語呢!

孟加拉三劍客:
左起阿夏夫、其同學尚恩(Shoan)與雅各(James)。

阿夏夫也介紹這兩位朋友給我認識。感謝主,我的國際交友圈又擴大了範圍!
波三大附近專為學生而設的餐廳「迎風」(Le Vent Debout)內分四間食堂,天天各自提供不同的菜色。價廉物美,俗擱大碗!每間食堂都有數樣前菜與甜點,每人可選兩樣。(前菜通常是蔬果沙拉,甜點有各類水果、布丁、巧克力與優格)不論主菜菜色為何,都一定有棍棒麵包。這麼多選擇,只收2.9歐元。相較之下,波四大的餐廳沒有前菜或甜點,要價2.45歐,感覺有點坑人

(今天迎風餐廳第三食堂的主菜是牛排喔!)Bon appétit!

No comments:

Je suis...

My photo
基督徒。12歲時讀了安徒生的傳記後取他的first name "Hans"做英文名字,信主成為基督徒(Christian)後有朋友以安徒生的本名Hans Christian Andersen稱呼我。我的法文名字叫François,"自由"之意, 取自法國名導演楚浮(François Truffaut)。 畢業於文藻外語學院。目前從事GoodTV的影視翻譯工作。在學期間主修中英筆譯與口譯(逐步口譯與同步口譯),同時學習韓文,義大利文與葡萄牙文。除目前會中文,台語,英文,日文與法文外,很有野心想精通所學的這幾種語言。有更大的野心要學/精通德文,西班牙文,荷蘭文,甚至更多。願以神這般的恩賜服事祂,因若沒有祂,我就算不得什麼。感謝主!有祂的人生真的太棒了!我英文名字"Hans"的意思就是"神是滿有恩典的"。因此信主至今我對生命最大的體會就是La Vie est Belle - 生命是美麗的!